
?
我是2023年通過注冊規劃師考試的考生。之所以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詢問備考方法和學習經驗。希望我這幾年的備考過程能給你一些參考和幫助。
?
我是在畢業兩年后具備考試資格的,但因為北京有兩年因疫情取消考試,最終是在工作第五年才參加考試。正因為有一定的項目經驗,我的實務基礎還算不錯。但有基礎不代表可以盲目備考,科學的方法加上堅定的執行力,才是順利通過考試的關鍵。
?
我是從5月下旬正式開始備考的。工作日晚上安排兩個小時學習,坐地鐵通勤的時間我也不浪費,每天額外再學習一個小時;周末時間更多,每天保持至少五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雖然備考戰線拉得比較長,但關鍵在于每一階段的重點不同、節奏清晰。
?
備考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刷視頻”,以了解知識體系為主,我選擇1.7倍速快速過一遍。
第二階段是重點階段,我開始一邊看原理教材,一邊進行第二遍視頻學習,同時開始做題。每天看20頁原理書,只做歷年真題,不碰模擬題。這一階段大約持續了兩個月。
第三階段聚焦于精做題目和攻克政策文件,像《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標準》《居住區設計標準》等,這部分的內容尤其容易考超綱。實務題必須動手寫,原理題要理解,法規題要結合法條查證。
做題不是簡單地“做”,而是要“吃透”。真正理解題目背后的邏輯和政策依據,才是得分的保障。
?
我沒有報任何培訓班,只是在咸魚上買了些視頻資源。個人認為一些大機構內容比較“水”,反而是一些小機構的老師講得更細致。例如,有位講“行政法學基礎”的老師讓我印象深刻,只是現在記不清名字了。
?
幾點心得總結如下:
1)一定要制定清晰計劃,規劃每一階段的學習任務。
2)原理教材非常重要,不能忽視。
3)多看政策文件,尤其是與實務緊密相關的部分。
4)實務題一定要動手寫,不寫就永遠不會。
千萬不要相信機構說“什么不考”——我見過太多“打臉”的案例,比如很多機構說“行政法學不會考”,但2020年、2023年都考了。
?
最后,愿每一位備考注冊規劃師的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法,堅持到底,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