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河南省住建廳發布的資質延續新政策引發廣泛關注。這次調整不只是細節優化,而是一次對建筑企業資質管理邏輯的“根本性重塑”。新規明確,自2025年起,資質將執行5年一延的周期,雖不再考核工程業績,但對人員合規的要求卻大幅提高,尤其是“社保匹配”和“人員年齡”成為審核重點。
?
好消息是,企業在申請資質延續時將不再被業績指標卡住。5年有效期內無需提供項目業績材料,減輕了企業湊業績的壓力。然而,壞消息是,企業的人才結構、社保合規、年齡核查將成為被系統直接篩查的關鍵。如果人員不合格,延續申請將被拒,嚴重的還可能被拉入黑名單。
?
第一大紅線就是社保問題。專業技術負責人和注冊建造師,必須與企業保持100%的社保匹配,系統會自動校驗申報單位與社保繳納單位是否一致。凡是掛靠、兼職、社保代繳,一律不認可。更關鍵的是,退休人員將徹底被排除出有效申報范圍,不能用于新辦、增項、延續資質申報。如果公司仍在使用返聘的退休“老師傅”擔任關鍵崗位,必須立即更換。
?
第二項嚴格要求是年齡。從系統審核標準來看,只要申報人員年齡超過60歲(哪怕多一天),就會被自動認定為無效人員。這意味著企業在篩選申報人員時,不僅要看職稱和資格證,還要嚴格把握年齡上限。
?
雖然部分崗位如技術工人和職稱人員在申報中采用承諾制,但住建部門強調:承諾不等于豁免。一旦被查出造假,將進入行業黑名單,3年內不得再次申報資質,后果嚴重。
?
與此同時,資質標準本身也經歷了結構性重組。原來的二級資質標準,被調整為“資產與負責人仍按二級要求,其他指標按三級放寬”,也就是業內說的“二級的殼,三級的心”。比如申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企業仍需具備4000萬以上凈資產、配備8年以上經驗的技術負責人,具備高級職稱或一級建造師資質,且該負責人必須提供兩項真實有效的業績。而建造師人數和中級工等其他指標,則按原三級要求設置。
?
對于2024年1月1日后主動放棄或注銷資質的企業,2025年6月30日前仍可申請“補充延續”,也就是說,還有最后一次機會進行整改申報。一旦過期未操作,將被視為徹底放棄資質,無法再恢復。整改的重點是人員清查、社保匹配、技術負責人業績材料補全,建議企業現在就開始準備,不要等臨時抱佛腳。
?
值得注意的是,勞務資質也發生了重大轉型。審批制已全面轉為備案制,工種劃分被取消,鋼筋工、模板工等細分類目不再區分,只要備案到位就能上崗施工。這一變化表面上簡化了流程,實則提高了監管要求。2023年底前企業可申請新版資質,2024年底前必須完成備案制換證,否則舊證書將自動失效。
?
在實際操作中,不少企業已因忽視這些新規而吃了虧。比如某公司用退休高工擔任技術負責人,結果資質延續被直接駁回;某企業建造師的社保繳納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系統自動識別為無效;還有公司試圖虛構業績,結果不僅資質延續失敗,還被列入黑名單,3年內無法再次申請。
?
為了避免類似問題,現在就必須行動。建議從三方面著手:一是立刻開展人員社保自查,確保所有申報人員的社保與注冊單位一致,至少連續繳滿三個月;二是篩查員工年齡,將即將滿60歲的人員從資質申報名單中替換掉;三是準備好關鍵崗位人員的業績支撐材料,尤其是技術負責人的合同、驗收報告等原始資料,確保一查就能提供。
?
此外,企業要密切關注各地住建廳發布的平臺填報要求。比如貴州企業需通過“建筑施工勞務系統”進行申報,其他地區也有各自申報系統和時限安排,一定要及時登陸查閱,以免因技術延遲錯過截止時間。
?
最后提醒所有建筑企業負責人:資質不是紙上文件,而是企業的根基。此次新政不是短期過渡,而是未來5—10年的管理新模式。如果企業在2025年仍以舊思維對待資質,極有可能直接被市場淘汰。提前應對、合規整改,不僅是風險規避,更是一次重塑企業基礎能力的契機。
上一篇: 一年限一單位!建筑行業掛證再收緊
下一篇: 建筑業企業技術負責人業績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