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擁有一級建造師證書就像是拿到了高收入的入場券,尤其是在掛靠盛行的那些年,過去幾年,一級建造師證書曾是許多人眼中的“金飯碗”,但到了2025年,行情一落千丈,現實也冷酷得多。我手上有兩本一建證書,原本公司每年都有補貼,證書也能穩定掛靠賺錢。但自從公司裁員、資質費用壓頂,今年開始干脆取消了補貼,證書也閑置了半年。我并不是沒試圖去找掛靠單位,而是現實太骨感:不是價格低,就是地區不合適,不然就是企業要求高、證書匹配不上。眼下這種行情,證書反而成了負擔,空有資質卻無用武之地,這或許也是很多人不再愿意考證的根本原因。
?
從我掌握的掛靠行情來看,掛靠價格一路走低:建筑1-2萬,市政和建筑相差無幾;公路2-3萬,機電、水利、通信類3-4萬不等。這些價格只是個參考,實際情況還要看地區、業績、職稱甚至單位背景。證書行情不好是一方面,更棘手的是風險加劇:如今項目經理一簽字就是終身責任制,一旦出了問題,掛靠人責任難脫。住建系統對頻繁注冊也越來越敏感,警告、凍結、追責的案例不少。很多單位干脆只要人證合一,掛靠變得越來越難。曾經“輕松掛證、穩定賺錢”的路,如今已不再通行。
?
現實是殘酷的:一建證書雖然難考,但沒有職稱和業績就幾乎沒有市場。企業需要的是能拿得出手、能上項目、能過審查的完整配置,不再是單純的“證書數量”。我親身接觸了不少單位,不是開價低得離譜,就是要求必須人到場或有過往業績。我甚至寧愿讓證書閑著,也不想降價去掛靠那些條件苛刻的單位。市面上所謂“低風險、掛資質”的短期掛靠越來越少,而且不是三個月就是半年,一不小心還可能被拉入黑名單。很多人以為證書還能靠“短掛”變現,實際上這條路也變窄了。
?
盡管一建掛靠行情走低,我還是沒有放棄考證。不是因為還指望靠掛靠賺錢,而是想讓生活不那么空心。我目前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工作不穩定,家庭負擔不輕,考證至少讓我有個目標,有個方向。不為當下,只為將來有可能的轉機。而且我也明白,一建證書“不值錢”的不是這個證書本身,而是我手里的這本沒有附加值。市場上仍然稀缺的,是那些擁有證書、職稱、業績三項齊全的人,他們才是真正能坐下來談條件的那類人。
?
說到底,這不是掛靠的問題,而是一個行業正在變天的過程。如果還停留在“拿證就能賺錢”的老思維里,只會越走越困。未來要么拼綜合能力,要么干脆轉型換路。繼續掛靠,只會面對風險和收益嚴重不對等的窘境。我會繼續考證,也可能考慮考其他專業證書,為將來的可能留條后路。至少在這不斷下沉的行業里,還能保有一點主動權和安全感。
上一篇: 河北65家建筑企業申請注銷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