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浙江省住建廳發布了一則關于加強全省建筑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核查的通知,明確指出此次行動的核心目標,就是進一步整治建筑業領域存在的“掛證”亂象,全面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此次政策的出臺,不僅是對企業資質申報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對從業人員職業合規性的再一次警示。
?
通知明確要求,凡涉及外省職稱的使用,企業必須在辦理建筑業資質或人員資格類行政許可前,提前將相關證書信息錄入浙江省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系統。同時,企業需自主選擇核驗方式,可以選擇“轉入核驗”或者“網址核驗”。這一要求直接杜絕了部分企業利用外省職稱“走捷徑”的可能,進一步壓縮了虛假證書流通的空間。
?
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核查方面,浙江省此次政策也大幅加碼。無論是注冊人員、職稱人員,還是技術工人,只要錄入到“監管系統”,都必須上傳一系列完整的佐證材料,包括個人承諾書、勞動合同、社保繳納憑證等。這意味著,企業想要通過“人證分離”的方式規避監管,將變得幾乎不可能。
?
對于企業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主管部門還將開展全面的背景調查,涉及社保繳納記錄、工資流水、個稅申報、注冊軌跡等內容。尤其是作為企業資質核心的技術負責人,還必須重點核查其業績真實性,包括合同、中標通知書、施工許可證、竣工驗收資料以及項目現場照片等。這種細化的調查方式,實際上是把業績造假的“漏洞”徹底堵死,讓資質申報更加真實透明。
?
過去很多企業誤以為,只要通過承諾制申報取得資質,就算任務完成。但從浙江省的這一通知可以看出,資質核查已經進入“動態監管”階段。即便證書已經獲批,住建部門依然會在后續對企業和人員進行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問題,仍會被追責。這種常態化的監管,實際上讓“掛證”和虛假申報徹底失去了僥幸空間。
?
回顧早期辦理資質的階段,雖然程序復雜,紙質材料繁瑣,但受制于信息不透明,造假現象時有發生。如今,隨著大數據和信息公開的全面應用,從業績到人員社保,從注冊信息到工程備案,幾乎所有環節都可以實時追溯和比對。由此,資質申報的難度明顯提升,但也為真正合規經營的企業創造了更公平的環境。
?
可以預見,未來的建筑市場將進入更加激烈的優勝劣汰階段。那些缺乏真實業績、依靠掛證生存的企業,將逐漸被清出市場。而能夠嚴格按照政策要求,依靠真實人員和業績支撐的企業,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成為行業中的真正贏家。
?
浙江省住建廳的這一通知,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建筑業資質管理不再是“一次性過關”,而是持續動態的過程。對企業而言,只有走合規之路,重視人才培養與真實業績積累,才能在不斷收緊的監管環境下,迎來長遠發展。
上一篇: 建筑行業掛證亂象與風險深度解析
下一篇: 建造師注冊軌跡影響證書掛靠價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