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我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土木打工人,像無數工程同行一樣,常年與鋼筋混凝土為伍,頭頂烈日、腳踩灰塵,穿梭在工地之間。但在忙碌之余,我也開始走上一條充滿挑戰的考證之路——陸續考取了一級建造師和一級造價師,成為雙證持有者。
?
之所以想在325建筑網平臺寫下這篇分享,并非標榜成就,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實戰經驗,給正在備考路上的同行們一些真實可用的建議。如果有不妥之處,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相互交流。
?
考證是一場耐力戰,不是靠聰明,而是靠堅持。備考周期長,有人三個月通關,有人準備兩三年,關鍵就在于你能不能堅持下來。作為上班族,日常工作就已占據大量精力,能真正用來學習的時間其實不多。如果晚上下班后只剩3小時,你是選擇追劇、聚會,還是打開書本?選擇決定命運。哪怕每天學一點點,日積月累也能看到成效。成績單就是最直接的證明,它不會說謊。
?
多數人備考時都會選擇網課,我也不例外。但市面上的網校五花八門,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才是關鍵。有些老師講課風格干貨滿滿,有些則更適合基礎薄弱的人入門,選對了人,效率事半功倍。我個人的學習模式是:基礎課程+章節聯系+刷題+真題+模擬,按部就班、一步不落,避免走太多彎路。
?
無論是一建還是一造,真正“卡人”的往往是專業科目。一建的專業實務,一造的計量和案例,難度都不小。我自己備考時,一建的實務幾乎占了總復習時間的50%-60%,一造的計量和案例更是高達70%-80%。所以,復習時間的重點一定要傾斜到專業課,別把時間平均分配,效率低下。
?
學習計劃一定要有,并且分層次制定。我習慣制定“短期計劃+長期計劃”結合的方式。短期計劃如每日任務、7天小結,適合靈活調整;而長期計劃如月計劃、階段計劃,是大方向,不能輕易被打破。短期計劃可以耽擱,長期計劃必須完成,這是堅持的底線。
?
每到考前,網絡上就會冒出各種所謂的“押題”“內部資料”“機構泄題”,很多人忍不住想試試。我想說,這些信息幾乎99%都是噱頭。不如把時間踏實用在刷真題、研究考點上。那些靠“撞題”僥幸過關的人,即使拿到證,也難以在實戰中立足。學到的,才是自己的。
?
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有人一天能學6小時,有人只能擠出1小時,但重點在于堅持積累。即便每天只學2小時,4個月就是240小時,這比臨時抱佛腳更有用。只要學習時間積累到位,知識掌握牢靠,考試就不再是難題。
?
考證路上難免焦慮,特別是看到別人曬證、談薪資的時候,更容易自我懷疑。但請記住,每個人的節奏不同,不必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保持良好心態,按部就班推進,才是穩妥之道。
?
現在已是7月,正值一年一度的備考黃金期。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所幫助,也祝所有備考中的同行們都能心想事成、錦鯉附體,早日拿下屬于自己的職業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