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9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了《關于注銷湖南綠馨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等24家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的公告(2025年第7批)》,這次一次性注銷了24家企業共計39項資質,涵蓋了建筑總承包二級資質、市政總承包二級資質、水利水電總承包二級資質等多個曾經備受市場青睞的重要建筑資質。其中,一家企業更是一次性注銷了七項資質,顯示出該企業已無意維持資質,選擇徹底退出資質市場的態度。這是今年湖南省內第七批次的資質注銷行動,短短不到半年時間,注銷企業數量及資質項目大幅攀升,反映出建筑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震蕩與調整。
近年來,建筑市場環境持續趨緊,受宏觀經濟調整、房地產調控及投資結構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許多建筑企業經營難度不斷加大。資質作為建筑企業參與大型項目的“通行證”,其維護成本和合規要求卻日益嚴苛。證書掛靠整治行動和動態核查成為行業監管的常態,使得一些資質虛高、實力薄弱的企業難以為繼,被迫放棄資質。
湖南此次大規模注銷的資質項目,既有建筑總包,也包括市政、水利水電等多個領域,顯示出各類資質均未能幸免。特別是一些企業連基礎資質都難以維持,更體現出企業實力分化的加劇。企業若沒有足夠的注冊建造師配備和社保繳納,就難以通過動態核查,資質自然面臨被撤銷的風險。
除了湖南外,青海省住建廳也啟動了全省建筑企業資質動態核查工作,重點針對建造師數量不足的企業開展核查,明確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將在全國建筑資質管理平臺標注“資質異常”,并限期三個月進行整改。整改期滿仍未達標的,將依法撤銷資質并進行全國公示。此舉體現了國家層面對建筑企業資質管理的持續強化,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
動態核查制度的推廣,使得資質維護不再是“掛靠證書”就能輕松應對的問題。企業必須保證真實的人員配備和社保繳納,杜絕“空殼公司”現象。這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是極大挑戰,也促使更多企業開始主動轉型或退出市場。
在當前形勢下,證書成本和社保成本大幅上升,成為企業難以承受的負擔。特別是建筑建造師注冊證書、職稱證書的持有及社保繳納,均與資質掛鉤,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資質被取消。
近期四川省部分水利施工企業曾向當地住建廳反映,當前證書成本過高,迫切希望政府能夠出臺相關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給予一定的免費續證支持。類似的呼聲在其他省份亦有出現,反映出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生存壓力。
更為嚴峻的是鐵路施工企業,由于鐵路行業特殊的資質要求和建造師配備標準,許多“三換二”臨時資質證書實際上“名存實亡”。雖然官方給予了一年有效期的延續,但實際中不少企業缺乏合格鐵路建造師支持,導致資質無效,鐵路領域的資質注銷潮即將爆發。
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隨著資質專項治理持續推進,全國被注銷資質的建筑企業數量已近萬家,遠遠高于以往年度水平。這一數字不僅表明資質管理趨嚴的態勢,也映射出建筑行業整體供給側的深刻調整。
當前的監管環境和市場形勢使得掛證、虛假資質無法再繼續存在,企業不得不正視自身的人員和資質合規問題。許多實力不足、管理不到位的企業被迫選擇轉讓或放棄資質,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大企業和實力強的企業優勢明顯。
這場大規模的資質清理整頓,實質上是政府深化建筑市場治理、規范資質體系的重要舉措。隨著“掛證亂象”逐步被遏制,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基礎將更加穩固,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透明。
面對行業整頓與資質清理的壓力,建筑企業必須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具體來說,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確保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注冊建造師及專業技術人員;
2)規范社保繳納和用工管理,杜絕掛證等違規行為;
3)加強內部管理,提升項目執行能力和工程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4)合理規劃資質結構,結合企業發展方向,科學持有和維護資質;
5)積極關注政策動態,主動配合政府監管,爭取在新形勢下獲得發展機遇。
總之,建筑企業資質的維護已不再是單純的“證書游戲”,而是對企業綜合實力和合規水平的綜合考驗。只有真正具備競爭力和合規意識的企業,才能在行業轉型升級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2025年,建筑企業資質清理進入關鍵期,湖南、青海等多地密集注銷資質,反映出行業內深層次的結構調整與規范整頓。面對不斷升級的監管壓力,企業應盡快適應新形勢,強化自身實力與合規管理,才能保障長期健康發展。未來的建筑市場,將更加優勝劣汰,向規范化、專業化方向邁進,推動行業整體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上一篇: 職稱考試改革趨勢及申報指導
下一篇: 證書掛靠遇冷,二建市場正在“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