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住建部和人社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違規“掛證”行為專項治理的通知,公積金查掛證的工作一度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通知中提到,將結合住房公積金繳存等信息對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面比對排查,重點核查注冊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單位不一致等情況,這一舉措讓很多人對公積金查掛證抱有極大的期望。剛開始時,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許多涉嫌掛證的人員被曝光,行業內似乎迎來了一陣強風。但隨著查掛證工作不斷深入,公積金查掛證的效果逐漸顯現出局限性,甚至有些省市已經放棄了這一排查手段。
?
公積金查掛證的“水土不服”
隨著政策實施,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許多專業技術人員的公積金情況未必能夠完全反映出他們的工作情況。在實際操作中,公積金查掛證的準確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公積金賬戶雖然封存多年,甚至沒有繳納任何費用,但依然被認定為“單位不一致”。實際上,在建筑行業,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業,繳納公積金的現象并不普遍。只有國企、央企以及部分地方龍頭建筑公司才會為員工繳納公積金,而大多數地方的中小微建筑企業則沒有為員工繳納公積金。
?
因此,當有關部門想要通過公積金信息來識別掛證行為時,往往會遭遇“空打空”的尷尬局面。盡管許多業內人士希望通過查公積金來查出掛證現象,但由于很多企業并未為員工繳納公積金,實際上查出來的可能是沒有公積金這一項的“空白”,而這種“空白”并不代表員工存在掛證行為。因此,公積金檢查成為了一個看似有用,實際上卻無法有效識別掛證問題的工具。
?
誤傷案例層出不窮
公積金檢查的“誤傷”案例也頻頻出現,許多原本沒有掛證問題的專業人員也因為公積金繳存不一致而被誤判。這種誤傷現象的發生,暴露了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對現有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許多小型建筑企業由于資金問題,根本沒有為員工繳納公積金,這就造成了查公積金時,很多員工的公積金賬戶長期沒有變動,甚至是“封存”的狀態。
?
有些人可能在一開始就做了充分準備,但因為公積金賬戶與注冊單位不一致,最終仍然無法避免被誤判。這種情況不僅給廣大從業人員帶來了困擾,也讓人們對公積金查掛證產生了質疑。政策的實施者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業的普遍現狀,導致這一舉措無法如預期那樣達到預期效果。
?
社保成為最有效的排查工具
隨著公積金查掛證的困難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放棄這一排查方式,轉而重點關注社保繳納情況。社保作為一種更為普遍的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較廣,且幾乎所有單位都需要為員工繳納社保。因此,社保已經成為最具實操性的排查工具。
?
社保的排查方式相對簡單、直接,只要在社保系統中查出員工存在重復繳納或單位不一致的情況,就可以直接認定為掛證。這一方式具有較強的現實操作性,相較于公積金和個稅的輔助排查功能,社保更具權威性和可操作性。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社保的繳納是強制性的,且信息相對透明,避免了許多因為公積金不一致而導致的誤傷問題。
?
個稅排查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個稅排查的效果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盡管個稅信息能夠反映出某些員工的收入情況,但個稅的繳納并不一定代表員工的工作單位,尤其是對于自由職業者、兼職人員和一些收入來源多樣化的群體,個稅并不能有效反映其是否存在掛證問題。例如,某些人的個稅可能是由騰訊等公司代扣代繳,而這些收入并不代表他們與某個特定單位存在工作關系,因此將個稅作為主要的排查依據顯然存在邏輯漏洞。
?
結語:社保將成為掛證排查的主線
總結來說,公積金查掛證的初衷雖然是好的,但由于行業現狀的復雜性,導致其難以全面、準確地識別掛證行為。而社保的普及性和透明性,使其成為了更具實操性的排查工具。隨著各地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省市已經開始將社保作為掛證排查的主線,公積金和個稅則成為輔助排查的工具。因此,對于廣大從業人員來說,社保的合規性將成為未來掛證排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也應當更關注社保的繳納情況,避免因違規行為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
下一篇: 一建成績公布前的焦慮與心態調整